植物活性成分抑制腐敗真菌的機理 |
發(fā)布時間:2020-10-03 信息來源:admin 發(fā)布人:admin 點擊次數(shù):782 |
植物活性成分抑制腐敗真菌的機理 酵母菌是單細胞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細胞結構,以芽殖、橫分裂或子囊孢子形成的方式進行繁殖,具體以哪種方式繁殖取決于酵母菌的種類;霉菌因其種類不同,有單細胞和多細胞之分,霉菌的菌絲是由孢子萌發(fā)生長而成,菌絲對霉菌來說不僅可以攝取營養(yǎng)物質,還能進行繁殖。酵母菌和霉菌進入飼料中可造成變質或引起食用動物發(fā)生中毒。 田俊(2012)以黃曲霉菌的細胞膜和線粒體為研究切入點,探討蒔蘿子揮發(fā)油抑制真菌的機理時發(fā)現(xiàn)蒔蘿子精油可以增大細胞膜的通透性,造成細胞膜的損傷,抑制了麥角固醇合成含量,從而破壞了細胞膜的完整性;由于細胞膜遭到破壞,致使核酸等大分子內容物外漏。線粒體是真菌重要的細胞器,如果線粒體遭受破壞直接影響真菌的生長。蒔蘿子揮發(fā)油使黃曲霉線粒體的膜電位升高、丙二醛的含量升高和ATPase、總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琥珀酸脫氫酶的活性下降,這些變化使線粒體不能正常運轉,導致ROS(活性氧)大量積累,激活黃曲霉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導致細胞凋亡,使蒔蘿子揮發(fā)油發(fā)揮抑制真菌的作用[64]。任偉(2014)研究發(fā)現(xiàn)石蒜堿和小壁堿能有效減少菌絲分支和分隔,影響菌絲有絲分裂,抑制真菌菌絲生長;兩種生物堿影響細胞膜通透性,使可溶性蛋白含量減少,胞內琥珀酸脫氫酶活性減弱,營養(yǎng)物質吸收受阻,從而達到抑菌效果[65]。王芳等(2015)研究白三葉草黃酮的抑菌機制時也得出相似的結果[66],F(xiàn)有的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機制大多是破壞細胞膜,影響酶反應,抑制菌體繁殖等,其它機制還沒有被闡明,不同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機制也不盡相同,相信隨著科研水平的進步會有更多的抑菌機理被發(fā)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