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s)簡介 |
發(fā)布時間:2020-12-13 信息來源:admin 發(fā)布人:admin 點擊次數(shù):1177 |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s)指采用適當?shù)娜軇┗蚍椒,從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質,可用于醫(yī)藥行業(yè)、食品行業(yè)、健康行業(yè)、美容行業(yè)以及其它行業(yè)。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為原料,按照對提取的最終產品的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離過程,定向獲取和濃集植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而不改變其有效成分結構而形成的產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類、黃酮、生物堿等;按照性狀不同,可分為植物油、浸膏、粉、晶狀體等。 [2] 市場供求——植物提取物有許多不同品種,這些產品供需隨年份及各種市場因素不斷變化,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① 產品供給影響 由于植物提取物行業(yè)原材料為農林產品,容易受天氣、病蟲害、播種面積等因素影響,不同年份的原材料收購價格及數(shù)量會出現(xiàn)波動,原材料價格波動使天然植物提取物產品的價格、產量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動,發(fā)生市場供需失衡。 ② 市場需求影響,多數(shù)生產企業(yè)對海外市場需求認識有限,可能對市場需求缺乏科學和長期準確判斷。當某一產品市場需求較好時,短期內會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市場失衡情況,但隨著市場信息的傳播,大量企業(yè)會一擁而上重復生產,導致產品供大于求。 產品發(fā)展——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有1074家企業(yè)對外出口植物提取物商品,與2013年同期出口企業(yè)數(shù)量相比稍有增加。其中,民營企業(yè)出口額占比高達50.4%,遙遙領先,貢獻最大。“三資”企業(yè)緊隨其后,占比達到35.4%。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yè)發(fā)展不到20年,民營植物提取物企業(yè)多在缺少“呵護”的條件下成長發(fā)展起來,在應對一次又一次的金融“海嘯”的挑戰(zhàn)中不斷壯大。 在新的醫(yī)學模式影響下,具備功能性或活性的植物提取產品備受青睞。目前,植物提取物行業(yè)發(fā)展越來越快,已超過藥品市場增長速度,成為獨立的新興行業(yè)。隨著世界范圍內植物提取物市場的崛起,中國的植物提取物行業(yè)也必將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新的戰(zhàn)略型支柱產業(yè)。 植物提取物是我國中藥商品出口的主力軍,出口額占中藥產品總出口額的比重超過40%。盡管植物提取物產業(yè)是個新興產業(yè),但近二十年來發(fā)展迅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額達到11.3億美元,同比增長47%,2002-201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91%。植物提取物成為中藥出口第一個超過10億美元的商品類別。 產品描述——植物提取物行業(yè)是最近20年發(fā)展起來的,是兼于醫(yī)藥、精細化工、農業(yè)行業(yè)之間的一個新興行業(yè)。 2005年 4月1日起商務部實施了六項推薦性外經貿行業(yè)標準。這六項標準是:《貫葉連翹提取物》、《當歸提取物》、《枳實提取物》、《紅車軸草提取物》、《纈草提取物》和《藥用植物及制劑外經貿綠色行業(yè)標準》。商務部以實施六項推薦性外經貿行業(yè)標準為突破口,選擇出口量大的植物提取物品種制定外經貿標準。 生物堿是一類復雜的含氮有機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醫(yī)療效果。如麻黃中含有治療哮喘的麻黃堿、莨菪中含有解痙鎮(zhèn)痛作用的莨菪堿等。 苷類由糖和非糖物質結合而成。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不同類型的苷元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洋地黃葉中含有強心作用的強心苷,人參中含有補氣、生津、安神作用的人參皂苷等。 揮發(fā)油又稱精油,是具有香氣和揮發(fā)性的油狀液體,由多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具有生理活性,在醫(yī)療上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止咳、平喘、發(fā)汗、解表、祛痰、驅風、鎮(zhèn)痛、抗菌等。藥用植物中揮發(fā)油含量較為豐富的有側柏、厚樸、辛夷、樟樹、肉桂吳茱萸、白芷、川芎、當歸、薄荷等。 單寧多元酚類的混合物。存在于多種植物中,特別是在楊柳科、殼斗科、蓼科、薔薇科、豆科、桃金娘科和茜草科植物中含量較多。藥用植物鹽膚木上所生的蟲癭藥材稱五倍子,含有五倍子鞣質,具收斂、止瀉、止汗作用。 其他成分如糖類、氨基酸、蛋白質、酶、有機酸、油脂、蠟、樹脂、色素、無機物等,各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其中很多是臨床上的重要藥物。 綜合各國的立法范疇和概念及使用情況,植物提取物這個概念是可以被各國所接受與認可的,也是傳播草藥在各國通用的共性表達方式。中國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額早在1999年就已超過中成藥的出口額。在歐美國家,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植物藥或食品補充劑)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已發(fā)展成一個年銷售額近80億美元的新興產業(yè)。 中國的植物提取物總體上是屬于中間體的產品,目前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用于藥品、保健食品、煙草、化妝品的原料或輔料等。用于提取的原料植物的種類也非常多,目前進入工業(yè)提取的植物品種在300種以上。 產品功效 遏制癌癥——美國科學家說,他們通過對膀胱癌的研究,證實了綠茶提取物能有效遏制癌腫瘤發(fā)展,同時不損害健康細胞。由美籍華人科學家領導的這個研究小組認為,綠茶提取物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抗癌藥物。 這一成果當天發(fā)表在《臨床癌癥研究》雜志上。主持這項研究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教授饒建宇說,他們的成果“增進了對綠茶提取物作用機理的理解”。如果人們對綠茶提取物遏制腫瘤的機理有所了解,就能確定哪種類型的癌癥患者能從綠茶提取物中受益。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癌腫瘤的發(fā)展與癌細胞的擴散運動密切相關,癌細胞要運動,就必須啟動一個被稱為“肌動蛋白重塑”的細胞進程。一旦這一進程被激活,癌細胞就能夠侵入健康的組織,導致腫瘤擴散。而綠茶提取物能破壞“肌動蛋白重塑”進程,使得癌細胞粘附在一起,其運動受到阻礙,此外它還能使癌細胞加快老化。 饒建宇說,癌細胞具有“侵略性”,而綠茶提取物打破了它“侵略”的路徑,能限制癌細胞,使其“局部化”,使癌癥治療和預后工作都變得相對簡單。 此前,已經有一些研究成果揭示了綠茶提取物對包括膀胱癌在內的許多癌癥具有效果,它能夠引起癌細胞過早凋亡,并阻斷腫瘤組織的血液供應。饒建宇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們研究小組的一些成員正在驗證綠茶提取物對胃癌等其他癌癥的效力。他說,與以前類似的研究不同,他們使用的綠茶提取物,其成分和飲用的綠茶非常相似,這意味著常飲綠茶可能有某種抗癌效果,至少可以增強人體對癌癥的防御能力。不過研究人員也認為,目前他們只實驗了有限的幾個膀胱癌細胞系,要揭示綠茶的抗癌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其他科學家當天評論說,這一研究成果進一步證實了綠茶在預防和治療癌癥方面所具有的潛力。尤其在膀胱癌治療方面,新成果有助于發(fā)現(xiàn)膀胱癌的易感者,降低發(fā)病率。 抗氧化性,自1900年Gomberg提出自由基(tripheylemthylradical)學說以來,人們對自由基的研究逐漸加深。傳統(tǒng)合成的抗氧化劑雖然抗氧化能力比較強,但長期食用有潛在的毒性,有的甚至會產生致畸、致癌作用,因此愈來愈受到人們的排斥;而蜂花粉是蜜蜂從花朵上采集的花粉粒,含有黃酮類、維生素、激素、核酸、酶類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衰老作用,是良好的抗氧化食品。葛 根 、杜仲葉、 枸 杞 、 枳 椇 子 、 茯 苓 、 五 味 子 、 銀 杏 、 竹葉、檸檬、柑橘和蜂膠的抗氧化作用均已得到實驗證明。因此,從天然產物中篩選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質對食品和醫(yī)藥工業(yè)都有重要意義。 植物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機理。研究表明,在有機體穩(wěn)態(tài)平衡失調的情況下,體內過剩自由基和活性氧的產生、反應與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有機體的衰老過程密切相關。自由基活性氧會破壞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酶和 DNA 等),引起DNA 突變或斷裂,功能蛋白和膜結構的破壞。自由基損傷機體,是加速人體老化的重要誘因。補充抗氧化營養(yǎng)素有助于減輕氧化損傷及延緩。因此,尋找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抗氧化食物和中草藥對于保護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天然產物清除自由基的機理很復雜,總體上說是與天然產物中富含的抗氧化活性物質相關的,通過天然產物中含有的高活性抗氧化成分(如黃酮類、鞣質類、不飽和脂肪酸類、維生素類等)來補充機體抗氧化物質,以提高機體內源性抗氧化酶活性,以防止自由基鏈式反應的形成和進一步損害。據(jù)報道,黃酮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都具有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另外,與抗氧化活性有關的結構因素,如酚羥基的數(shù)目和位置、單體的結合方式產生的空間位阻與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強弱有一定的關系,如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物含有多個游離酚羥基,具有很強的提供氫質子的能力,使有高度氧化性的自由基還原,從而達到終止自由基鏈鎖反應,達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
免 責 申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