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提取物的配伍應(yīng)用 |
發(fā)布時間:2023-01-20 信息來源:admin 發(fā)布人:admin 點(diǎn)擊次數(shù):357 |
橘皮提取物的配伍應(yīng)用 橘皮用于胸腹脹滿等癥。橘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長于理氣,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氣壅遏 ,橘皮又能行氣寬中,用于肺氣擁滯、胸膈痞滿及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癥。橘皮常與木香、枳殼等配伍應(yīng)用。 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惡心嘔吐,若胃寒嘔吐,橘皮可與生姜同用;胃熱嘔吐,橘皮又可配伍竹茹、黃連等藥同用。
橘皮用于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惡心嘔吐等癥。橘皮燥濕而能健脾開胃,適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癥,橘皮常與人參、白朮、茯苓等配合應(yīng)用。 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故往往用作補(bǔ)氣藥之佐使,可使補(bǔ)而不滯,有防止壅遏作脹作用。 橘皮用于濕阻中焦、脘腹痞脹、便溏泄瀉,以及痰多咳嗽等癥。橘皮苦溫燥濕而能健脾行氣,故常用于濕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苔膩等癥,橘皮可配伍蒼朮、厚樸同用。 橘皮又善于燥濕化痰,為治濕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藥,每與半夏、茯苓同用。 1、橘皮治脾胃不調(diào),冷氣暴折,客乘于中,寒則氣收聚,聚則壅遏不通,是以脹滿,其脈弦遲:黃橘皮四兩,白術(shù)二兩。上為細(xì)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湯下三十丸,食前。(《雞蜂普濟(jì)方》寬中丸) 2、橘皮治產(chǎn)后吹奶:陳皮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即散。(《綱目》) 3、橘皮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橘皮一斤,枳實(shí)三兩,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橘皮枳實(shí)生姜湯《金匱要略》) 4、橘皮治疳瘦:陳橘皮一兩,黃連一兩五錢(去須,米泔浸一日)。上為細(xì)末,研入麝香五分,用豬膽七個,分藥入在膽內(nèi),漿水煮,候臨熟,以針微扎破,以熟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大小與之,無時。 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小兒藥證直訣》橘連丸) 5、橘皮治干嘔噦,手足厥者:橘皮四兩,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橘皮湯《金匱要略》) 6、橘皮治卒食噎:橘皮一兩(湯浸去瓤)。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熱服。(《食醫(yī)心鏡》) 7、橘皮治噦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湯!督饏T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