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勺提取物 用途與合成方法 |
發(fā)布時間:2023-01-28 信息來源:admin 發(fā)布人:admin 點擊次數(shù):317 |
赤芍提取物以毛茛科植物赤芍為原料提取的棕褐色粉末,主要有效成分為芍藥苷、芍藥內(nèi)酯苷、揮發(fā)油等。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散淤止痛的功效,中醫(yī)臨床常用于吐血衄血、經(jīng)閉腹痛Chemicalbook、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從赤芍中提取的芍藥苷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降血脂和抑制動脈硬化形成,對心血管系統(tǒng)可以增加冠脈流量、擴張血管等作用。 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r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根粗長,圓柱形或紡錘形,紅褐色。莖直立,光滑無毛。葉柄長10~14厘米;葉互生,二回三出復(fù)葉,頂生小葉最大,倒卵形或?qū)挋E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側(cè)生小葉橢圓狀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下面無毛或疏生柔毛。花單生于莖頂,萼片2~3,花瓣5~8,白色或粉紅色;雄蕊多數(shù),心皮3~5,離生,無毛。蓇葖果長圓形,成熟時開裂。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產(chǎn)地】芍藥主產(chǎn)內(nèi)蒙,遼寧,河北等地。銷全國。川赤芍主產(chǎn)四川,此外甘肅,陜西,青海等地亦產(chǎn)。 【性味歸經(jīng)】酸、苦,涼。歸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祛瘀止痛。主治溫毒發(fā)斑,腹痛,跌打損傷,吐血,衄血,肝郁脅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等。
赤芍中已提取分離鑒定的化合物大都是單萜成分,其中包括芍藥苷、芍藥內(nèi)酯苷、氧化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及芍藥新苷等。川赤芍中亦含有芍藥苷。赤芍中還分離出苯甲酸及一些鞣質(zhì)成分。其中芍藥苷的含量約為3.1%。 1.氧化芍藥苷(Oxypaeoniflorin):分子式C23H28O12,分子量496。白色吸潮性無定形粉末。又名羥基芍藥苷。[α]D-17.1(C=1.0,甲酸)。Molisch反應(yīng)陽性,F(xiàn)eCl3反應(yīng)陽性。 2.芍藥內(nèi)酯苷(Albiflorin):分子量480。吸潮性無定形粉末。[α]D-234°(C=1.0,甲醇)。 3.苯甲酰芍藥苷(Benzoylpaeoniflorin):分子式C30H32O13,分子量584.56。白色粉末,[α]D14-9.8°(C=1.25,甲醇)。 4.β-谷甾醇(β-Sitosterol):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參見天冬項下。 5.兒茶精(CatecChemicalbookhin):分子式C15H14O6,分子量290.28。(±):針狀結(jié)晶(水-醋酸),mp.212℃~216℃。略微溶于冷水和乙醚。溶于熱水、乙醇、冰醋酸及丙酮。幾乎不溶于苯、氯仿及石油醚。(+):水合物為針狀結(jié)晶(水-醋酸),mp.93℃~96℃;無水時mp.175~177℃。[α]D18+16°~18.4°。(-):水合物為針狀結(jié)晶(水-醋酸),mp.93℃~96℃;無水時mp.175℃~177℃,[α]D-16.8°。 6.苯甲酸(Benzoicacid):分子式C7H6O2,無色針狀結(jié)晶。mp.79℃~81℃。7.沒食子酸(Gallicacid):分子式C7H6O5,分子量170.12。針狀結(jié)晶(無水甲醇或氯仿),mp.235℃~240℃(分解)。1g溶于87ml水、3ml沸水、6ml乙醇、100ml乙醚、10ml甘油及5ml丙酮。幾乎不溶于苯、氯仿及石油醚。 |